新闻中心

许晓明:一个负责任的普通人

发布日期:2012-12-25  11:22:00 作者: 1397

编者按: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优秀的领军人物。他们或者叱咤风云,或者默默耕耘。他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。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,他们推动着行业的进步和发展。他们的身上,有着时代的烙印。         我们萌发了记录真实个人的愿望,我们希望通过深度访谈。触摸到具体的、生动的个人,将他们真实地、生动地呈现给读者,以抵达人的真实、抵达时代的真实。许晓明就是这样的一个合适人选。             “外人”眼中的许晓明           许晓明,何许人也?如果用百度搜索,过滤掉无关信息外,最多也只能搜索出“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”、“武汉大学校友”、“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硕士”、“美国西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EMBA”等寥寥几条有限的信息。但事实上,在许多业内人士的眼里,许晓明却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。         许晓明是武汉大学的传奇校友。1981年他考进了武汉大学科技情报专业。然而本科毕业考研究生时,他却又选择了与原来所学专业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国际金融,进入了素有金融界“黄埔军校”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,也即俗称的“五道口”(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北京五道口,因此有此俗称)。专业跨度不可谓不大。从2002年到现在,也曾是武大学子的许晓明设立了基金,一直在悄悄地资助着他的学弟学妹们。         许晓明是金融证券业的传奇人物。在五道口,许晓明成为了中国首任证监会主席、被中国金融界誉为“教父”级人物的刘鸿儒的弟子。1988年毕业后,许晓明即就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管理处,也就是后来的证券管理处,从事证券市场的萌芽和草创阶段,许晓明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划、设计、制度建设和实施推动的主要骨干之一。他是深圳最早期的股票发行规范的主要起草者和执行监督者,是深圳B股市场早期有关规章的主要起草者和监督者,也是早期股票交易有关规章之起草与执行监督的主要参与者。         许晓明是武汉地产界的一个传奇。他在武汉投资有20个亿。从证券业转战房地产,许晓明显得游刃有余。南湖·中央花园首创“在花园中建房”;风华天城“运用现代建筑手段实现隐含在家园背后、城市背后的空间逻辑”,提出“原创论”和“归属感”;“很用心的小房子”南国·新东城更是引发了新一代的户型创新风暴和户型革命;大武汉家装站在城市的高度,迈出了汉正街改造的第一步,强进了“中国建材第一市”的全面升级换代……无论是住宅项目还是商业项目,都烙着深刻的思想印迹,每一个都是精品。武汉市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十强、文明社区典型、湖北名盘、中国最佳商业地产、最值得尊敬的企业……各项荣誉一直伴随着南国置业。         许晓明还是中国光彩事业武汉促进会副会长,一直热心慈善;捐助给中华慈善总会50万元、向中国光彩事业武汉促进会捐款10万元、向九三学社王选关怀基金会捐款30万元、以每年15万元的方式捐赠武汉大学弘毅助学金共60万元……目前又刚刚与武汉大学商定了新一期总额为80万元助学金计划。         但是,在这个张扬的时代,在这个人人都努力彰显自我的社会,许总却总是能多低调就多低调,从来不在公众场合频频露面,显得颇有些神秘、许总自己是怎么想的呢?在许总的心目中,他自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这次闻机缘巧合,我们终于有机会与许晓明做一次近距离接触。           许晓明说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”           记者:据我们了解,许总的经历好像很丰富。从图书情报学院的学生,到金融证券业的佼佼者,再到房地产公司的老总,您每一次角色的转变好像跨度都比较大。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做出这样一个又一个大胆的跨越?         许晓明:其实一切都是机遇,我都是被动的。我当年读书是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,学科技情报专业。毕业后想考研,偶然看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圈际金融专业招生的信息,那时候“国际金融”听起来很时髦、很牛的感觉,就去了。读完后就从事金融工作了。工作了又是机缘巧合,进入了房地产行业。我“脚踩西瓜皮,滑到哪里是哪里”呵呵。         记者:那您怎么看待房地产业?         许晓明:房地产和金融业在性质上有类似的地方,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投资。但现在房地产商的形象有点被“妖魔化”了,一般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负面的形象。我觉得房地产还是一个比较好玩的行业,我对自己、对企业都有自己的要求:城市的需要就是居民的需要,居民的需要才是我们商业利益的起点。我们要对自己负责,对城市负责,对自己肩负的使命,抱有敬畏之心。         记者:您还是中国光彩事业武汉促进套副会长吧,而且每年都还要资助百名家庭困难的武大学子?好像从来没听您自己说起过?         许晓明:嗯,我是在参与光彩事业。但是我觉得这种“积簿行德”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,没必要张扬。我们只需要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,对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,把事情做成功就好了。         记者:你好像对所有的事情都比较低调?是故意保持“神秘感”吗?         许晓明:也不是吧。主要是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,没什么事情好说的,并不是故意或刻意为之的,而是真的没什么故事可讲。          记者:那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“有什么”的人?          许晓明:像王选那样的,能够真正推动社会进步、情趣高尚的人。我只是一个普通人。但我觉得做普通人也要做一个有“正面意义”的普通人,能够坚守最基本的道德,坚守最朴素的是非善恶观念,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。我觉得在主流价值观缺失的当今,最朴素的东西往往是最根本,我们要坚守那些是非、善恶、正邪的基本标准。         记者:您对您的企业也是这样要求的么?         许晓明:南国置业也提“诚信”、“责任”、“敬业”等,但是我觉得这些是企业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,没必要大书特书。我们经常说做“发展商中的思想者”,要做行业内的“大师”。因为哲学家往往是“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”,匠人往往是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”,而大师是哲学家和匠人的综合,既要“知其然”还要“知其所以然”,所以我们要做大师。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。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。我们要清楚地知道目标客户群的需要,努力满足他们,知道社区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。         记者:那么您所说的这种“思想性”在您所构筑的社区中是不是都有所体现?         许晓明:嗯,是的。我们一直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,坚持构筑城市最具有活力的有机单元,实现居住价值的最大化。每一个社区的构建,我们都通过有意识地组织公共与半公共空间,通过为丰富的生活内容提供精心设计的场所,使人们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;同时也力求使建筑更具包容性和生命力,不仅满足居民现在的需求,还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将来的需求。社区也是有生命的,开发商要有意识的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中来,才能保证社区的活力长存。         我们要求我们的地产开发,要自觉地从人居的需求出发,从城市的发展出发,与政府、社会的需求相协调相一致。目前我们已建和在建的社区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,像风华天城等大体上都实现了这一目标。大武汉家装则是更公共的东西,是武汉市民享受城市日常生活的一个舞台。         记者:南国置业公司在您的带领下,已经成为武汉市房地产业内的十强企业。您觉得南国置业能够发展壮大到现在它的核心价值在哪里?         许晓明:我们还只是一个中小型的企业,但是我们在行业内并不落后。至于南国置业的核心价值,发展的这么多年里,我们一直信守我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:“在市场细分的祭坛上顶礼膜拜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希望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抓住目标消费群背后真正的需求,运用现代建筑手段去实现两者的匹配,构筑城市最具活力的有机单元,实现人居需求中的归属与认同感。对于公共空间,我们有自己独特的认识。         记者:那么您给您的企业打多少分?         许晓明:70多分吧。过去的生意靠胆子,现在要靠脑子。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不太好掌握的,GE公司(美国通用电气公司)是我们努力的标杆。         记者:这是您未来的奋斗目标?         许晓明:呵呵,我总是在归隐和奋斗间徘徊。我希望我们公司的能力能够不断创新,不断传承,不断发展。但我也不是那种一心追求成功的人,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好好享受生活,把子女培养好,把老婆陪好,可以天天去打高尔夫!             后记:采访中,许晓明一直都很亲切随和,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,做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事情.但是从他的言谈中,我们可以明正的感受到他随和态度下的那种厚重的责任感.以及他的淡定、睿智和豁达。或许,正是许晓明的这些特点。才成就了南国置业的今天。           (许晓明:2006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,现任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常委,武汉市工商联副会长,武汉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委员,中国光彩事业武汉促进会副会长。)

版权所有©2019  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服务电话:400-810-6222  公安部备案号:42010602002173 鄂ICP备11008864号-1 | 技术支持:轮廓科技

版权所有©2019  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服务电话:400-810-6222
公安部备案号:42010602002173 鄂ICP备11008864号-1
技术支持:轮廓科技